http://www.chepinche.com/newsdetail_2927541.html 嫩草视频在线观看视频播放,人人人人爽,国产欧美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一个人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天天射天天射天天射/福利 无码/青青视频二区

        


   

全國咨詢熱線                        

0512-57462176                     


齊鑫首頁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又一芯片巨頭傳漲價消息 缺芯潮持續到何時?

分享到:
點擊次數:1196 更新時間:2021年06月09日10:52:36 打印此頁 關閉

 聞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導體宣布從6月7日起調漲價格。

  安世半導體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半導體晶圓、代工和封裝都面臨原材料短缺和成本增加的問題,安世的產品成本也在不斷增加,因此,決定于2021年6月7日提高產品的價格。

  相關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安世半導體在市場上缺貨并不嚴重,但現貨庫存價格一直在小幅上漲。

  此前,士蘭微、瑞納捷、智浦芯聯等國內原廠已發布漲價通知。5月31日,士蘭微向客戶下發漲價通知函表示,從6月1日起,對LED照明驅動產品價格進行調整,具體調價幅度由公司銷售人員進行溝通。

  5月31日,國產MCU廠商瑞納捷半導體發布關于價格調整的說明函稱,公司決定從5月31日起將產品價格提升5%-20%,具體以實際產品型號為準。智浦芯聯也稱,公司決定自2021年5月31日起,芯聯全系列產品在原有銷售價格基礎上上漲15%-30%不等。

  安世功率分立器件在全球排名前列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6月7日,聞泰科技股價收漲0.68%,每股收報87.56元,總市值為1090億元。

  聞泰科技2020年年報顯示,安世集團是聞泰科技旗下全資的全球領先分立與功率芯片IDM龍頭廠商,是全球龍頭的汽車半導體公司之一,擁有近1.6萬種產品料號。

  芯謀研究數據顯示,安世半導體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的排名由2019年的第11名上升至第9名。在中國功率分立器件公司排名中,安世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排名第一。

  6月7日,一位半導體行業公司人士對中證君分析稱,安世半導體的功率分立器件需求非常旺盛。手機、TWS、智能手表、平板、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均會用到功率分立器件。此外,傳統汽車和新能源車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也非常旺盛。

  前不久蘋果公司公布的2020年供應商名單中,安世半導體新增為蘋果供應商。上述半導體行業公司人士稱,此前,安世半導體的相關產品分別于1月份、3月份、5月份漲價。6月7日是今年安世半導體產品第四次漲價,但相對來說漲幅不是很大。

  2021年5月,安世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先進封裝項目簽約落戶廣東東莞,計劃投資18億元。

  芯片供應短缺持續發酵  

  6月,疫情加重“芯片荒”。6月初,半導體重鎮馬來西亞開始第二次全面封鎖以應對不斷惡化的新冠疫情。該國是全球第七大半導體出口中心,全球范圍內有超過50家半導體公司在馬來西亞有投資,幾乎涵蓋所有半導體巨頭。

  信達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方競表示:“馬來西亞是全球半導體的重要生產基地,英特爾、德州儀器、英飛凌等國際龍頭廠商在那里都有封測產能。當下半導體缺芯緊張,已經炒了很久,從去年的九、十月份就開始緊張,一直持續到現在,這次‘封國’會進一步加劇半導體產能緊缺,封測產能也會進一步往國內轉移,我想這也是大家意料之中的。”

  另外,全球芯片封測龍頭京元電子的竹南廠區發生群聚性傳染事件,被要求全面停工48小時。同時,應防疫要求,京元電子所有外籍工人已從6月6日開始停止上班,進行隔離,預計隔離14天。公開資料顯示,京元電子員工超7300名,其中近三成為外籍員工。

  根據京元電子評估,全部或部分停工項目的產量預計在6月減少30%-35%。

  相關業內人士告訴中證君,雖然半導體自動化程度很高,但封測產線依舊需要非常多的工人。目前來看,京元電子只能通過增加工作量去應對。如原來一名工人看20臺機器,現在就得盯30臺。聯發科、英偉達、英特爾等全球芯片設計大廠都是京元電子客戶,其訂單是否受到影響還需后續觀察。

  中信證券電子組首席分析師徐濤表示,目前半導體缺貨覆蓋各類產品,既包括成熟制程的MCU、電源管理芯片、功率分立器件等,又包括先進制程的手機主芯片、顯卡GPU等。歷史來看,半導體缺貨是長期存在的現象,2017年到2021年,各類芯片產品短缺情況階段性重演,本輪缺貨漲價較此前更為嚴重。

  徐濤認為,目前主流晶圓廠和封測廠均已上調報價,并處于滿產狀態;下游設計廠商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交期延長和價格調漲。當前半導體設備Lead time在6-9個月,部分達1年以上,考慮到設備安裝調試3個月左右時長,一季度下單的設備預計要到2021年底至2022年才能形成產能,在目前下游需求回暖的背景下,產能緊張有望維持至2022年。                                                                                     

                                                                                                                                                                                  此文來源模切之家


上一條:蘇州保護膜廠家-PET單層保護膜 下一條:中國大陸的面板產能份額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71%